春晚如何创新

每一年,春晚在招标和筹备阶段,制作班子都会在媒体上打“求新”、“求变”旗号,那种迫切劲儿就像有些基层单位换领导,或是足球俱乐部换主教练。但在技术平台和主导理想基本相近的前提下,一台直播晚会的可塑性真的有那么无穷多吗?我挺怀疑的。确实,名演员的阵容每年都在洗牌,公众追捧的时尚话题每年也都在变,有时甚至一年几变,可是能符合春晚“喜庆”、“大团圆”基调的艺人和节目,换代和翻新幅度恐怕未必就有期望的那么大!那么,刻意推新,会不会成为文艺创作中最怕的概念先行和作茧自缚?

推新,原本是因为想超越旧。但2008和2009这两年的央视春晚质量,跟之前的多届相比,并不算低。至少大家在收看过程中想换台的次数少了。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时尚色彩与个性还欠鲜明,总感觉节目背后还压着许多无形的、沉甸甸的“意义”,还有就是节目的本身浓度不够,一首歌有的只唱两句,一段戏四五个演员一齐玩合唱,需要10分钟铺垫的相声非要6分钟草草收场,很多舞台艺术在表演上的忌讳,统统以“电视直播时间有限”的名义堂而皇之的犯了。而这种犯规思维,无论谁来当总导演,都有一箩筐的身不由己的理由维持下去,因为在春晚这件大事上,总导演也不是能最后说了算的,那么还怎么指望主创班子一身轻松地去带领艺人创造新的纪录?

一台春晚不是多几个年轻艺人就面貌一新了。理念和决策模式不大变,新人到了台上也会露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单位脸”。能上春晚的演员绝大多数在各自的领域里都不是浪得虚名的,但怎么让他们焕发出自身最耀眼的华彩,这要看摄像机后面的人给这些艺人多大的自由度。春晚能否适应新时代,真正的关键在于能否尊重每门表演艺术独特的个性,而不是去修改和扭曲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