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占位子》揭教育误区!开学,你为孩子抢位子了吗?

   大年三十晚上,开心麻花团队沈腾、马丽等为大家贡献了一顿年夜大餐:小品《占位子》。

讲的是沈腾扮演的爸爸郝建去参加家长会,在教室里遇到了马丽等扮演的其他家长们,这几个家长正为了能让孩子坐到一个好位置,在那儿互相争抢,他也参与了进去,结果跟着抢了半天,直到孩子老师打来电话,才发现自己走错了班级,他压根连孩子在几年级都不知道………

爸爸郝建每天都不辞辛苦地工作,认为这都是为了孩子,自己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可是老师的话点醒了他:孩子上几年级了都没搞清楚,还在那儿抢座呢,以为把什么都给孩子抢到最好的了,孩子就好了吗?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指望学校和老师,家长的陪伴也很重要!他忽然醒悟,看来是自己把劲儿使歪了。

其实,很多家长和郝建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走了很多弯路!

家长的劲儿使在老师身上

小品中家长们把孩子的座位分了几档儿:有学霸区和养老区等,坐在前面的是学霸区,在后面的自然是养老区了……

大家为孩子争抢学霸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离老师近一点,能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就是说,家长把教育孩子当成了老师的事。

曾经有媒体就“教师节家长是否会给老师送礼”这一主题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超7成家长会给老师送礼。而问家长为什么要给老师送礼时,他们都坦诚,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能够给自己孩子安排一个稍微靠前一点的位置,在学习上多关照点自己的孩子。

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可谓是煞费了苦心。

但在采访老师时,老师表示,其实送礼是家长的一个心理误区。他们并不希望家长送礼,家长的想法可以理解但确实是多虑了,不管怎样,他们对待孩子都是会一视同仁的。

还有一些家长,不光在学习上,在其他方面,也把教育孩子完全当成了老师的事儿。

电视剧《熊爸熊孩子》中的熊维尼的爸爸就是这样的一位爸爸,他的想法也正反映了许多家长的这种心态。

剧中的熊儿子维尼和别的孩子打架了,老师把双方的家长都叫了来,让他们了解一下情况,并留下了维尼的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每次让你来学校,你总以工作太忙为借口,你应该多花一些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

这位爸爸理直气壮地说,如果让我去教育孩子,那么你们老师做什么呢?社会分工是有不同的。

老师立刻反驳,社会是有分工的,但分工也不能分走爸爸的责任。

这位老师站在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告诫他:孩子犯错,往往就是家长对他们的忽视!

教育孩子最有效率跟效果的办法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的身上,多陪伴,和他们作朋友,进入他们的内心,获得他们的认同。

作家饶雪莉曾经说过:一个孩子的教育成长,不仅仅需要来处家长和老师各自单方面的引导,还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巧妙配合。

由此可见,孩子的各方面教育,光指靠老师是不行的。

家长的劲儿使在课外辅导班上

为了孩子,家长还把劲儿使在了课外的辅导班上。

关于上辅导班的事情,记者曾作过调查,走访中,学生们告诉记者,报辅导班的事情在学校里是非常普遍的。

学生们在周末,不是在上辅导班,就是在去辅导班的路上。

为了报这些辅导班,家长们每年大约需要花费两到三万的收入。

虽然家长花了这么多钱给孩子报辅导班,但很多孩子并不是自愿去的,是被孩子家长强迫去的。

而孩子们对上辅导班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有的表示很无奈。因为即使自己不想上,家长也不会给他们商量的余地,胳膊终究是拧不过大腿的,只好默默接受了。

我有一位表哥,他是一个中学的教导主任。每次见到我们,谈到孩子应该不应该上辅导班时,他都以自身经历作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孩子不想上辅导班,千万不要违背孩子意愿强迫他去。

当初,他的儿子大宝学习一般,他看别人的孩子都去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为了提高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把孩子送了去。虽然大宝满心不乐意,但他还是强迫他去。他本人工作很忙,但还是抽出时间来每次接送,一次也没耽误。但是效果却出人意料,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但没进步,反而退步了。他就很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亲眼目睹了孩子在辅导班的状况:

老师一人发了一张卷纸,让他们先做,然后老师去做饭炒菜去了。

接下来,他看到了孩子们散兵游勇的状态,有的孩子开始做小动作,互相你捅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嬉戏耍闹起来。

还有一个男同学和对面的女生互相在传小纸条,而他的儿子大宝,看到老师一走,就趴到了桌子上,眯起小觉来,真正在那儿认真做题的孩子廖廖无几……..

从那以后,表哥就再也没送儿子去辅导班了。

他得到的教训就是:如要不是孩子真心想学,你却强迫他去学,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这种状态下,就指望他上辅导班来提高学习成绩,是不可能的。

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报辅导班,其实多是基于家长的一种攀比跟风心理:觉得别人的孩子都去上,自己的孩子不去,就可能被别人落下。所以家长花这个钱,其实是为自己的这种焦虑心理买个心安。而孩子如果是被家长强迫去学,就会把辅导班当作消磨时光的地方,应付家长了事。

所以,报不报辅导班,家长还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别把劲儿使错了地方。

家长把劲儿用在工作和挣钱上

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忙着挣钱,用他们的话说,这也是为子家为了孩子,却无形中忽略了孩子的陪伴和成长。

教育专家李玖谨教授曾进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警官爸爸,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结果孩子学坏了,经常逃学,有时甚至好几天都不回家。孩子的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他后,他回家把孩子揍了一顿,警告他说,如果再这样,就打断他的腿。

结果,有一次,爸爸在翻相册的时候,发现相片上自己的脸被儿子划了一刀。他很震惊,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不得不向专家请教。

李玖谨教授直接指出,孩子缺少你的陪伴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最好的弥补方式就是多抽出时间来陪伴他,陪他爬爬山,游游泳,和他成为朋友后再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再以忙来作为借口了。

而以忙为借口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在《考不好,没关系?》中,有一位爸爸在外地工作,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孩子很希望爸爸能把工作调回来,然后有时间多陪陪她,爸爸不以为然,认为分工协作不同,妈妈很会陪伴孩子,孩子身边有妈妈就够了。而他因为工作需要,需要时常盯着,有时还会经常加班,所以只管去工作挣钱好了,留在孩子身边反而会添乱。

嘉宾席上的武汉大学教授陈铭就直接指出,爸爸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家长的陪伴最重要。尤其是孩子0-6这个年龄段,如果缺少了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家长把忙当作借口,却连孩子最基本的陪伴都没有给他,最重要的亲情都没有经营好,那么,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正如小品中老师说的那样,工作再忙也要陪伴孩子,这比什么都重要,别把劲儿使错了地方。

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他们还把焦虑转嫁给了孩子,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却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最应该做的应该是高质量的陪伴,以身作则,把劲使在自己身上!

家长最应该给孩子的是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带动孩子各方面的学习,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而不是旁观者和监督者!